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学校主页 | 新闻公告 | 院系风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与张琳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研讨交流活动
作者:马唱唱     时间:2025-02-25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许昌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我院作为结对共建牵头院校带头作用,2月21日下午,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6位优秀教师代表参加由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举办的张琳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交流研讨活动。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许昌科技学校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汇聚一起,共同探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讨会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张琳主持。

张琳表示,思政教育在大中专院校与中小学阶段具有差异性,提出“立足学科特色、深挖思政元素”的课程建设理念。指出,思政教育应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优势,构建开放多元的德育体系,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课程。

我院教师代表刘明月发言

刘明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议题发言。提出,推进一体化需强化“阶梯式”教学目标,通过“螺旋上升式”内容设计,实现各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

我院教师代表冯梦迪发言

冯梦迪以“许昌红色文化赋能思政教育”为主题,阐述了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课堂的创新路径。认为,通过组织学生探访许昌红色遗址、举办“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将革命精神与时代责任融入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我院教师代表马唱唱发言

马唱唱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让思政课接地气”的生动经验。提出,思政课堂应“少些照本宣科,多些烟火气”,通过讲述身边故事、剖析社会热点、引入情景剧演绎等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鲜活案例。

我院教师代表陈曦发言

新进教师代表陈曦以“思政跨学科融合”为主题,分享了数字化治理视角下的教学实践。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创新策略,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许昌市三高与科技学校的教师代表分别从学科融合、科技赋能等角度分享了思政教育实践经验。张琳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各校教师的创新探索,并强调未来应结合许昌本土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研讨交流活动是我院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后的首次重要实践。我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牵头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携手各校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