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关琪、刘洋两位老师带领杨怀彭等9名学生,前往许昌周边乡村开展调研,为一年一度的河南省“挑战杯”赛事做准备。
师生们首先抵达了调研的第一站——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的发源地。抵达后,团队前往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简短交流,师生们认真聆听,并就麦秸画的制作工艺、市场推广及村民参与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村干部耐心解答,使团队对这项非遗技艺有了初步了解。
在老庄陈村,麦秸画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非遗传承人杨丽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麦秸画工艺品工作室,吸引了大量村民参与制作。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通过“非遗+文旅”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乐佳生活美学农场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第二站——古桥镇本庄村的“灯笼厂”。据了解,长葛灯笼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末,由古桥镇本庄村的本氏家族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并于2019年被列入许昌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师生们在调研中看到,灯笼工艺品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外形精美、造型独特,直径从0.6米到4米不等,款式涵盖走马灯、宫灯、南瓜灯等多种类。同学积极提问,深入了解了灯笼制作的细节与传承历程,大家不禁为手艺人的高超技艺所折服,纷纷展开热烈讨论,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中的工艺与文化内涵摩拳擦掌。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区发展,汲取实践经验,调研团队来到第三个调研点——许昌宋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详细介绍了宋庄社区的历史沿革,同时分享了社区在产业转型、文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师生们认真聆听,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提问,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在调研过程中,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艺术与设计的角度对社区的环境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
此次许昌乡村调研之行,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还深入了解了乡村社区的发展脉络与时代变迁。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创作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以艺术与设计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